有人说科大讯飞和沪深300同期走势一致,泥沙俱下。持这种观点的人只看到皮毛,科大讯飞2021年初的预期管理(5年1000亿收入)严重透支了股价。
说严重是因为五年千亿的收入很难实现。如果以参考为标准,比较互联网行业的老大哥腾讯和今天的腾讯AI龙头商汤科技的财务数据就知道了。具体分析各项业务,可行性不大。我觉得五年实现600亿的收入挺好的。
没有人关心非上市公司,比如华为的余大嘴。但上市公司的预期管理必须谨慎,毕竟,如果你敢说,投资者就敢相信。
为什么业绩不能驱动市值?
从表面上看,科大讯飞市值自去年618高点以来,与沪深300指数走势基本一致。理论上有足够的逻辑自洽。
但这样的表象不禁自欺欺人。
市场原因是次要的,核心问题主要在于公司。我们应该知道,指数下跌的范围代表了300家公司的平均下跌(考虑权重),包括:有些公司超过了指数,有些公司是平的,失去了。核心差异是业绩。科大讯飞的业绩远好于沪深300的平均水平。让我们来看看三个时期的收入:
2021年H1,沪深300营收增速31.7科大讯飞%(中位数)45.3%,高出13.6个pct;2021年,沪深300营收增速20.2科大讯飞%(中位数)40.6%,高出20.4个pct;

郑重声明:本文属于商业稿件,与北京生活网无关。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本网站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,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